警示教育
你在这里: 党群建设 警示教育详情
廉者政之本也
       廉者,政之本也,民之惠也;贪者,政之腐也,民之贼也。
       ——《晏子春秋·内篇》(春秋·晏婴)
       译文
       廉洁清正是为政的根本,是对老百姓的惠爱;贪污受贿是政治上的腐败,是民众的盗贼。
       解读
       晏婴,字仲,又称晏子,春秋后期齐国政治家、思想家、外交家,其思想、言行、事迹主要记载于《晏子春秋》中。在《晏子春秋·内篇》,晏子提出“廉者,政之本也”,首次把“廉”的含义引申到政治领域,明确提出“廉政”的概念,道出了“廉”与“贪”对一个政权建设的重大影响。
       廉者即廉洁从政之人,贪者即不廉之徒。廉洁从政之人为官一任、造福一方;不廉之徒为官,则大肆收敛钱财、祸国殃民。东汉时期,汉武帝任命张堪为蜀郡(今四川成都一带)太守。当时成都富庶,钱财如山,但他秋毫未取,离开成都时,只乘一辆旧马车,车上唯行囊而已。不久,朝廷又任命张堪为渔阳太守。他在任时秉公执政,“捕击奸猾,赏罚必信”,深得当地人民爱戴。当他提出要在渔阳地区大兴水利时,众多百姓响应,短期之内便开出稻田八千多顷。百姓编了一首歌谣赞颂张堪:“桑无附枝,麦穗两歧,张君为政,乐不可支。”张堪在渔阳任职8年,边境安宁,社会稳定,百姓生活富足,“渔阳惠政”因此而来。
       历史上,类似张堪廉洁从政、为民造福的故事不胜枚举。刘宠“离任仅受铜钱一枚”、子罕“以不贪为宝”、杨震“暮夜却金”、陆绩“廉石压舱”、山涛“悬丝拒礼”,等等,他们的故事广为流传。
       自古清廉无遗祸,从来贪婪有后殃。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应时刻谨记“廉者,政之本”的古训,牢固树立廉荣贪耻的从政理念,不断增强纪法意识,做到慎始、慎独、慎微。